亚世光电与创维数字对网上配近视眼镜可靠性进行辩驳澄清影响范围
近期,关于"AI眼镜"的概念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媒体报道对相关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下是亚世光电对于此类情况的回应:首先,我们需要澄清的是,公司虽然拥有VR产品设计制造能力,但目前我们的主要应用领域并非在AI眼镜领域。我们过去一年的业务没有接到任何与AI眼镜相关的订单,因此,这种业务并未对我们的营收产生影响。
据公开资料显示,近期公司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均未发生重大变化。此外,董事会确认,没有发现或知晓任何需要披露但尚未披露的事项,这些事项可能会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也没有更正或补充之前披露信息所需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如此,在7月11日发布的一份业绩预告中,亚世光电预计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684万元至102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5.75%-83.80%。
尽管业绩不佳,但这并不能阻止市场炒作热情持续升温。“8月13日至8月16日”,该公司股票连续四个交易日涨停,并累计涨幅达到了46.28%,远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警告投资者要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并建议理性决策、审慎投资,以避免因炒作而带来的损失。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AI眼镜吗?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小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内置传感器、摄像头和处理器捕捉、分析并反馈用户视觉信息。这使得它在轻巧设计上超过了传统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设备,如Ray-Ban Meta这样的产品,它们以其时尚且不易识别为特点,而这些新一代智能眼镜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智能生活方式。
苹果、三星等大厂已经开始布局这一领域,而今年国内也有多款新品即将面世。华为推出了华为智能眼镜2太阳帽版;雷鸟、影目科技、魅族等品牌也计划在2024年推出AR眼镜产品。
根据华鑫证券的一份报告,他们认为,AI眼鏡作为端侧人工智能落地较优解之一,其硬件微型化与计算能力提升,将实现更好的机器人交互功能以及情境感知。而每一次硬件端迭代都有望推动传媒应用端新增量,使得AR和AI技术边界融合,从而促进体育赛事观赏、新语言翻译效率提升以及健康检测等方面发展潜力的大幅增加。
国金证券还曾发布过《爆发前夜》主题研究报告,对此表示:“尽管当前仅限北美使用,但如果未来全球扩张,对应年化销量可达600万台。”Meta计划于2024年9月25日展示第一款智能AR眼鏡,并称全球每天配戴眼睛的人数达到10亿副,如果将来加入了更多的人工智慧,那么这个行业很可能突破千万销售量规模。
然而,不只是亚世光电被炒作,还有博士眼镜和卓翼科技等企业也受益于这一趋势。创维数字虽然走出两连板,但他们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因为他们自己的AR智能耳机项目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并且目前还没有订单生成收入。此外,该项目后续拓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