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上的学习-硬硬的学长背后一个课余作业的故事
硬硬的学长背后:一个课余作业的故事
记得初中时,每当放学后的黄昏,我总是会坐在我的学长面前,坐在他那张硬邦邦的小桌子上写作业。那时候,我的学长已经是高中生了,他的学习压力大到我现在都难以想象。他的书桌和椅子都经过无数次磨合,变得坚固而不再柔软。
每天下午,当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大量作业之后,我就会有些害怕,因为我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个能轻松掌握知识的人。我总是希望能像学长那样,一边做题一边不经意地展现出超群过人的智慧,但事实上,我常常只能在他的书桌下偷偷看一眼,然后紧张地开始自己的作业。
然而,这种经历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首先,是对时间管理的理解。在高中的日子里,学长每天早起晚睡,我们一起完成家庭作业,然后他还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辅导班,而我却常常因为玩耍太多而不得不加夜班来赶上进度。他教会我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将重要任务排在最有利的时候进行,让效率最大化。
其次,是对于专注力的锻炼。在他忙碌的时候,即使周围充满了诱惑,也不能分散注意力。有时候,他需要集中精神解决复杂的问题,而我则必须避免任何可能干扰我们的环境,比如关闭手机通知、调整座位位置等。这让我的耐心也逐渐增强,不再那么容易被外界干扰。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自律与责任感。当时刻推迟完成任务或逃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时,就很难挽回局面。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你无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那么即使身边有人帮助,也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去完成那些属于你的任务。
虽然坐在那张硬邦邦的小桌子上写作业,对于年幼的心来说是一段艰难但又珍贵的经历。但随着岁月流逝,我们成为了彼此间支持和鼓励的一个小团体,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生活中,都互相提醒着对方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