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时装 > 时装
浅析当代大学生服装款式特点及流行趋势.doc
admin2024-03-09【穿搭百科】人已围观
简介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对服装风格有自己的理解和解读。 本文从大学生服装的风格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个性发展,从而探讨大学生生活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对服装风格有自己的理解和解读。 本文从大学生服装的风格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个性发展,从而探讨大学生生活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服饰总是反映出包裹着青春的美丽灵魂。 服装一直是时代精神的外在表现,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有学者认为,与人交谈时,53%的时间是在判断你的外表是否与你的表现相符。 着装是一个人最表面、最直接的写照。 那么当代大学生的着装特点是什么,影响其着装风格的因素有哪些,大学生着装风格的趋势是什么。 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据调查分析,从服装消费水平来看,72%的大学生购买服装价格在150元以下,19%的大学生购买服装价格在150-300元之间,只有9%的大学生购买服装价格在150元以下。 300多元。 可见,家庭收入,即经济收入,决定了他们的服装消费水平。 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性格特征等都会导致同一班级、同一宿舍的学生有不同的服装文化观念。 比如,有的学生家长在穿衣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对服装比较讲究,思想比较开放,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穿衣特色。 这样家庭的孩子往往能把握服装的流行趋势,穿出自己的风格。 个性,展现出自信的一面。
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 一个人的着装并不完全是私人生活的问题。 校园的着装环境对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查显示,9%的人选择穿他们看到别人穿的衣服。 这类大学生完全是追随别人的脚步。 11%的大学生的着装风格受到时尚杂志、大众媒体、网络等的影响。此类大学生的着装通常能够表达个性、展现时尚,能够引领大学校园的着装潮流而不失体面。和风格。 优雅的。 大一的时候,学生的衣服大部分都是从家里带到学校的,所以新生的衣服款式多种多样,而且还保留着中学的一些穿着习惯。 穿搭感觉和高中相比基本没有变化。 当你大二、大三的时候,当你看到周围其他同学穿着时髦的衣服时,你就会有购买的欲望。 到了大四,你就会逐渐成熟。 70%以上的服装以时尚为主。 这些人认为他们不应该太在意别人的意见,而应该穿着反映自己的个性。 如果一味地模仿别人的穿衣风格,就无法展现出自己特殊的一面。 对于那些思想比较前卫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服装大多以休闲、运动为主。 她们的衣着大方又个性,得体又不张扬。 性格比较内向的大学生认为不需要追求什么性格特点,只要把自己打扮得清新清爽就可以了,买衣服的时候觉得穿什么舒服就买什么。文科、理科、艺术科学生的着装。
调查显示,73%的艺术类大学生在穿着上也更加“艺术化”,追求自由个性,崇尚自然舒适,注重个人品味。 75%的理工科学生着装以稳重、简约、舒适为主,追求适合自己、舒适的服装。 文史、管理专业的学生追求不同的着装风格。 他们有时会尝试新颖时尚的服装,有时会选择休闲服装。 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以及在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下放松身心的愿望,使得休闲服装更加流行。 得到极大的发展。 大学生更喜欢休闲服装,因为这类服装比较多样化,有流行休闲、时尚休闲、运动休闲等供学生选择。 调查显示,57%的大学生喜欢穿休闲装,其次是半休闲装和运动装。 这是因为休闲装简洁大方,舒适方便,更能凸显个性之美。 大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大学生对服装有着特殊的要求。 其中,品牌服装最受年轻大学生的欢迎,这意味着大学生对服装的消费水平正在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在变。 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正在逐渐被颠覆。 中性美进一步在大众中传播,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前卫潮流。 大学生正在逐渐改变原有的性别意识和习惯,这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穿衣风格。 它在人们厌倦了传统的审美标准时出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逆反心理的青春期大学生是这种自觉行为的主要标志。 在大学里,学生的着装通常比较休闲。
由于每个人的经济状况不同,审美观不同,多样化的着装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问心无愧。 调查显示,62%的大学生抱有“我的青春我做主”的心态,可以穿各种衣服,保持独特的造型。 他们可以在穿衣风格中表达自己的个性特征、内心想法和性格特征。 运动装、休闲装、时尚装、性感装都可以,只要他们喜欢。 刚走出学校参加工作的人不能这么随意。 他们经常根据工作性质选择合适的着装,但一般来说比较正式,不那么花哨。 而且,他们不再像大学时那样追求服装的数量和款式,而是更加注重服装的质量和品牌。 他们喜欢休闲但端庄的衣服。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穿衣风格,但不同的人对现代大学生的穿衣风格有着不同的态度。 调查显示,50%的人认为服装体现了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和经济状况。 大学生不应该为了炫耀而着装。 干净整洁、自然得体、文明大方应该是大学生起码的着装要求。 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刻意追求花哨的衣服,喜欢穿露胸、露肩、露腹、露腿的服装,不符合大学生着装礼仪的要求。 他们主张衣服的款式、颜色、质地要与自己的年龄、身份、体型、肤色相一致。 虽然衣服可以彰显个性,但我们不赞成用花哨的衣服来打动别人。 也有人认为,大学是一个展示个性的平台,大学生的服装也应该体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欣赏大学生所穿的各种类型的服装。
他们主张大学生通过服装表达个性,注重时尚,从而形成自己的着装风格。 他们认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气质和特点有选择地运用流行元素,让自己的整体服装搭配更加和谐、赏心悦目。 不仅能体现个人风格,更成为校园时尚服饰的先锋。 5、关于大学生如何着装的建议大学生青春洋溢,对着装风格有自己的见解。 但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着装仍存在一定的误区。 以下是一些建议。 调查显示,13%的大学生经常为了自己的魅力和名牌而购买不必要的衣服,从而增加了生活开支。 然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没有基本的独立经济来源,基本生活费用均由家庭提供。 过多的服装消费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因此,建议大学生服装消费应根据家庭经济状况适量。 服装体现个人的审美风格。 一些大学生追求新鲜、另类,总想在服装上体现前卫时尚、独特。 但另类服饰能否代表大学生形象呢? 这样只会引来众人异样的目光。 爱美不应该是肤浅的,而美应该是合适的、得体的、深刻的。 这才是大学生审美趣味所应该追求的。 因此,建议大学生着装得体,符合自己的身份。 调查中发现,有5%的学生自己表示不太注重自己的着装风格,主要体现在穿着随意、没有自己的审美品位、衣服太少、不注重穿衣风格等。穿衣时的个人卫生。
对于此类学生,建议适当关注自己的精神面貌,在服装上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个人风格。 腹中有诗有书,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面貌。 调查显示,12%的学生表示在穿衣打扮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过分强调服装的外在功能而忽视了自身气质,影响了学习。 在穿搭上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是必要的,但也不宜过于专注。 建议这些同学协调好学习与着装的关系,在注重外在的同时注重内在气质的提升。 通过以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着装意识。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自我感受和客观的社会判断都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大学生的着装风格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一方面,我们要适应社会主流审美情趣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跟随社会审美欣赏的主流,进而享受服装的外在美和我们自己内心真实的喜好。衣服。 麦丽萍. 校园服饰文化透视[G].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03)。 楚咏梅。 大学生服装消费调查与分析[J]. 江苏商报,2006(01)。 林立南。 大学生着装意识调查与分析[J]. 购物中心现代化,2009(04)。 作者简介:吴静(1983-),女,河南洛阳人,硕士,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德育研究。
很赞哦! ()